关注需谨慎,被雷概不负责→_→

  JackyChen林  

[靖苏]原来(短篇完结修改版)

[靖苏]原来

时间线私设,脑洞大开;

有原创人物出现,请慎重;各种OOC预警;

萧景琰渣不渣,两说;

另有九处备注标于本文最后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一、

 

 

 

柳澄处理好公事后回到府中,把皇帝下旨粼选太子妃的事情同夫人说了一下,二人思虑一番后都觉得自己的孙女也是合适的人选之一,便派人开始安排此事。

 

柳氏出落的很清秀,得柳澄亲自教导,能识文断字,颇通诗书,静贵妃一眼看过去就很是喜欢面前这个女子,端庄持重,颇有大家风范,加上她的出身,确实是合适的太子妃人选。

皇帝一直也很看重柳家,很快便同意了这门婚事。

 

 

太常太仆测了三个吉日以备太子成婚之礼,上报给了静贵妃,她自然是要问一问萧景琰的意思,不过他都是一副游离在外的表情,面对自己的问题都是敷衍作答,仿佛即将成婚的人并不是他自己。静贵妃知道他的心事,但正因为知道才更不好开口相劝,只能仔细嘱咐了几句注意身子的话。

毕竟这世上的事,原本就是有代价的。

萧景琰转头看向欲言又止的静贵妃,看出她的隐忍与不安,便收了收心神,让母亲担心是他不孝了,行了礼,道,自己一定会注意身子的。只是一安静下来,他的思绪还是飘散开来了。

 

 

萧景琰这里劝不好了,倒是柳氏十分通情达理的样子,静贵妃在成婚前特地挑了一个凉爽些的日子传她进宫,同她讲些萧景琰的事情,也好让她有个心理准备,毕竟这是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,心里想来还是会有些害怕惶恐的。

 

柳氏对静贵妃的体贴十分感激。虽然她一直在深闺之中,但也不是全聋全瞎,静贵妃能从一个次嫔步步高升为贵妃,绝不是个简简单单的后宫妇人,之前也只见过一面,没说上几句,不免担心日后相处会有什么烦难之处,可今日一番深谈,她便放心了不少,尤其静贵妃说了几句关于萧景琰的话,她多少有些认定这未来的天子,品性良正,将来应不会苛责于她,要知道现在这位皇帝对废后言氏常常不假辞色,言氏不过空有皇后之尊,做人到底是少了些乐趣的。

 

定了定心,品了两口百合清酿,抬头,便看到静贵妃正痴痴望着殿门外的那株楠树,听她说很喜欢楠树,柳氏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靠近了这位高高在上的贵妃,不过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她也不是喜欢追根究底的人,如此便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成婚之后,柳氏与萧景琰的两位侧妃姚氏、乔氏相处得倒也算愉快,她们二人家世平平不怎么得宠,也没有子嗣,再者萧景琰一向不在意男女之事,而柳氏又十分宽容大度,倒没有什么争宠的必要。萧景琰对此也十分满意,他也确实是没有心思处理那些女人之间的琐事。

 

这日得了空,柳氏照旧约了姚氏与乔氏在小花园一同吃吃点心说些家常。

姚氏年长不少,比萧景琰小了四岁,已近三十,因而稳重些,乔氏只比柳氏大了三岁,还有些小女儿心态,说话做事也跳脱一些。

听说府上来了位苏先生,好像在京中很有名望,之后又来了莅阳长公主,府中好像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,三人的心思便都飘了过去,不禁有些好奇,只是她们三个也不懂什么朝堂之事,没几句便聊不下去了。

 

晚膳时分,柳氏让小厨房做了些时鲜菜,亲自带着下人送到偏厅。

萧景琰白日里同梅长苏与莅阳长公主说完了金殿鸣冤之事,又静下心来仔细过了一遍此事的全部细节,越到了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放松。

叫了两遍殿下,萧景琰才反应过来,柳氏以为自己打扰了他,忙的要请罪,福了身子话还没说全,萧景琰就摆了摆手说不用了。柳氏连忙把做好的饭菜摆放好,萧景琰轻声道了句有劳,便安静地开始用膳了。

 

可是,太安静了啊……

 

 

 

三、

 

 

 

到了皇帝生辰那日,柳氏一大早跟着进宫去请安,原本歌舞正盛,气氛热烈,一直到莅阳长公主上殿来陈述十三年前的赤焰之案,陡然转得森冷,让人连吸气推不敢!

看到萧景琰紧紧握着拳头,柳氏不由想起了祁王萧景禹与赤焰少帅林殊,这二人她虽从未谋面,但传闻却从不不曾散去,看着满朝文武请求彻查此案,想来传闻颇有可信之处,不禁遗憾自己从未得见二人之风采。

 

正在遗憾之际,却见皇帝怒极之下隐有颠狂之态,踹开身边的小太监,拔出宝剑走到了方才辞色锋利问得皇帝哑口无言的苏先生面前,口中不停喊着乱臣贼子。柳氏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,再怎么有世家风范,心里也是害怕的,却不知更令她吊心的一幕在后面。

只见皇帝拿剑指着苏哲时,萧景琰毫不犹豫地挡在身前,皇帝把剑尖指到了萧景琰的胸口上命他让开,他却不动分毫。

柳氏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皇帝的冷血无情她还是有些了解的,可此时此刻自己什么也不能做,听着萧景琰对皇帝的陈述,柳氏愈加害怕,再看静贵妃也是提心吊胆的模样,泪凝于睫。

直到皇帝松手,剑咣当一声落地,柳氏的心才跟着落地,摊开手掌,方才太过害怕连指甲刺入掌心都没有发觉。长舒一口气,总算是过去了,可她还是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。

 

看向萧景琰身后站着的苏哲,似乎从头到尾都是淡定从容的模样,好像萧景琰为他挡剑天经地义一般,柳氏有些明白,又有些不明白。

 

 

 

四、

 

 

 

前后历时一月有余,赤焰与祁王之案终于全部查清,萧景琰身上也松快了不少。

 

 

又过了大半个月,便传出太子妃有喜的消息,萧景琰得了消息楞了片刻,方去柳氏那里看看她,宫里派来的太医简单说了些情况后便去开安胎药了,姚氏和乔氏也识趣的告退了。

 

有了孩子,柳氏心情自然不同以往,此时此刻她格外希望萧景琰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般的来看望自己,仔细打量了一番,他眉眼间并无多少喜悦之色,便小心翼翼地问道,“太子殿下,不喜欢小孩子吗?”

 

“没有,只是……”萧景琰楞了一下,便没有再说什么。

 

“太子殿下,要不要现在给这孩子取个名字?”见萧景琰不愿多说,柳氏便换了个问题。

 

“这一辈从远字,就叫萧远…瑹[tú],取美玉之意,远瑹谐音远途,希望他任重道远,竟皇长兄、我与……未竟之事。”萧景琰虽然轻轻拍着柳氏的手,可是目光却慢慢飘散开了,盯着不远处某个不知名的点看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 

低头,看着萧景琰修长的手指,骨节分明,手心有一层薄茧,这是一双很好看的手,一定有很多女子希望这双手能握住自己的双手,许自己一生一世,然而现在这双手已经握住了自己的手,可是,柳氏并没有感到半点情义,她越来越看不清萧景琰,不过,这也不是重要的,有了孩子她就不害怕了。

 

 

 

五、

 

 

 

皇帝驾崩,一个月的孝礼礼毕,萧景琰举行登基大典,不过他道,四方战事初平,国库不算充盈,不敢糜费,因此登基大典办的十分简单,群臣对此并无异议,觉得他如此为国着想,必能成为一代名君。而柳氏此时已有七个月的身孕,萧景琰以她怀孕辛苦,封后大典仪式繁锁为由,下旨待她生产后再择吉日补行册封礼,柳氏心中虽有不悦,但终究没有说什么,谢了恩后只管安心养胎,毕竟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过了两个多月,柳氏诞下皇长子,萧景琰便按之前的意思取名萧远瑹,同时下旨柳氏出月后补皇后册封礼,并改年号为长熹,大赦天下。

 

 

 

六、

 

 

 

柳氏一早带了小皇子到静贵太妃处请安,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,回到正阳宫的时候姚氏、乔氏已经在那里等着了,二人封了妃倒也一如从前,对柳氏恪守嫡庶尊卑之礼。

 

“听说前些日子,皇上给新军赐名,叫长林军,你们说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啊?”乔氏抿了口茶后便问道。

 

说到长林军,柳氏的思绪也跟着回到了大军出发的前一夜。

那时她虽然有身孕,但行动还算方便,整日闷着着实有些难受,支走下人后她便四处闲逛。之后便看到萧景琰同苏哲二人并肩从书房走出,不过好像在争论什么,之后她清楚的听到苏哲喊了一声景琰,萧景琰便甩甩袖子有些生气地走了,可是没走几步就又折了回来,苏哲便低声说了句什么。
天色虽暗,可是借着书房透出来的光,柳氏分明看到萧景琰露出了真切的笑意——
那是她从来没见过的笑意,
从前没有,
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过。

过了几个月,有消息传来,苏哲葬身北境,柳氏得了消息后十分挽惜这个只见过两面的人来,更是不住的担心萧景琰,可他却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自己没事。柳氏一时愣在那里,张了张嘴,发现无从说起,便只得回了自己的住处。

 

“嗨,这你也要问,皇上取什么名字当然是他喜欢啊,难道还问咱们这些没读过书的人吗?”姚氏难得说了句玩笑话,转头见皇后面色沉沉,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,“臣妾该打,臣妾刚才的话不是指皇后胸无点墨……”

 

“姚姐姐不必担心,只是方才想事情一时出了神,是我不好,害姐姐白担心了。”柳氏回过神后连忙安慰道。

 

“臣妾多谢皇后娘娘宽宏大度,这可真是咱们的福气,也是皇上的福气啊!”姚氏连忙奉承了两句。

 

“前两日贵太妃说了要给皇上选妃,礼部户部已经在张罗了,两位姐姐到时候也要帮衬一下才是。”柳氏想到前两日同静贵太妃的谈话,嘱咐道。

 

“其实也不必费心的,皇上谁也不会喜欢的……”乔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,殿内一时陷入了一种无以复加的沉默中,见柳氏与姚氏瞪大眼睛看着自己,她才惊觉自己失言,“臣妾……”

 

垂下眼,柳氏不再看乔氏,而是看向殿外,殿外种了几株梅花,因为萧景琰喜欢梅花,所以她也跟着种了几株,脑海里又浮现当年见静贵妃时她说很喜欢楠树的画面来,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,“选妃的事情皇上和贵太妃会做主的,咱们做好本份就好了,凡事不能强求。”

 

“是。”姚氏、乔氏连忙应是,生怕再说错什么话。

 

“行了,你们都请过安了,回自己宫里吧。”柳氏冲二人摆摆手,示意她们退下。

 

 

 

过了些时日,萧景琰下旨册立皇长子为太子。

萧远瑹作为嫡长子得太子之封,身份贵重不言自明。几个想要攀皇亲的臣子自然也不傻,便把提议扩充后宫的折子悄悄都撕掉了事。

 

 

 

七、

 

 

 

长熹三十一年,萧景琰崩逝,皇太子萧远瑹继位,为萧景琰上庙号中宗,谥号平,尊柳氏为太后,并尊其意改年号为延熹。

 

延熹十二年,柳太后弥留,萧远瑹在侧侍疾。

柳氏脑海中闪过计多片断,有她在做女工的安静的画面,有她成婚时铺满大红的画面,但更多的是她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萧景琰教导萧远瑹的画面。萧景琰一直都叫他小瑹,这是他为数不多的露出温情的时候。

其实,那些时候,他想叫的是小瑹吧……

 

迷迷糊糊听到自己的母亲喊了一句,“小瑹……”可是又不敢肯定,萧远瑹想凑上去听得更清楚些,却发现她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。

 

依礼制,柳氏与萧景琰同葬溯陵。

 

 

 

昔日的赤焰少帅林殊则为陪葬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备注:

1、瑹,多音字,一音[tú],意为美玉;一音[shū]同‘笏‘,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所执的狭长板子,用玉等制成,于上面记事;

2、长熹,取长苏的长,熹为光明炙热之意,代表林殊或梅长苏是他心中的光明,对他情感炙热;

3、延熹,即延续长熹;延熹反过来音XI YAN,夕颜,此梗见甄嬛传;

4、选长熹31年萧景琰驾崩,是因为剧中第一次提及年龄是萧景琰31岁,而书中听说梅长苏比景琰小2岁,那么经过2年的努力助他登上太子之位的时候,梅长苏应是31岁;指萧景琰用登基的31年,完成他对林殊和整个大梁的承诺;

5、电视里萧景琰与柳氏结婚用的是大婚一词,但在古代只有皇帝在登基前没有正妻才能举行大婚,而萧景琰之前已有正妃,所以他与柳氏不适合用大婚一词,本文改为成婚;

6、查了一下,基本上直到明朝以后,皇帝的生母才会被尊为太后,明以前这种情况较少,而且静贵妃出身医女,身份不高,所以本文没有尊她为太后,而是尊为贵太妃。

7、中宗取中兴之意,平意指布纲治纪;

8、溯字,取谐音SU,有追溯,回去之意;

9、陪葬在帝陵借用的是霍去病墓为茂陵陪葬之史实。

评论(2)
热度(33)
© JackyChen林 | Powered by LOFTER